苏珊娜(后排左2)与家人每逢开斋节都会与亲朋戚友相聚话家长。
NATIONALRENCANARENCANA PILIHANSELANGOR

【开斋节特稿】以爱包容文化差异 华巫混血儿庆佳节乐趣多

撰稿:潘丽婷

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联邦宗教,开斋节可谓是穆斯林普天同庆的大日子,也是全民展现文化交融的节庆之一。

来自东马沙巴,27岁的妙龄女子苏珊娜(Suzanah Hanim Wong)是位华巫穆斯林,父亲是来自西马霹雳州莫珍歪的新村华裔,母亲则是早年在汶莱出生的婆罗州马来人。

不论是华人农历新年或开斋节,对于这名华巫混血儿苏珊娜的一家人而言,是个重大的传统节庆,也是亲朋好友团聚的好时光。

苏珊娜一家与爸爸说华语,和妈妈说国语,气氛融洽。

在新冠疫情疫情爆发前,担任无拉港区州议员王诗棋助理的苏珊娜,每逢农历新年都会随父母返回霹雳老家,与亲戚一起过农历新年。到了开斋节,在外打拼的手足则全数飞回沙巴老家共庆。

苏珊娜配合今年的开斋节接受《当今雪州》专访时叙述,农历新年是华裔的大日子,开斋节和哈芝节则是穆斯林一年中最重大的两个节庆。

“对于全家人而言,农历新年或开斋节最大的意义是亲友可以团聚的大日子。开斋节则是穆斯林在历经一个月神圣的斋戒月后,所迎来的大日子。”

她说,斋戒是所有健康的穆斯林必须履行的教义,藉由禁食一个月来体会贫困者的饥渴外,也是自我反省的月份,以警戒自己时刻注意言行举止。

“事实上,穆斯林过开斋节也像农历新年那样,游子会在最后一天赶回老家团聚,与家人一起开斋以结束最后一天的斋戒日。”

苏珊娜(左2)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前,与家人返回父亲位于霹雳的老家过农历新年。

苏珊娜指出,在开斋节首日就是“初一”,全家人会早起沐浴和换上新装,前往附近的清真寺祈祷,返家后则向父母和长辈请求原谅,长辈则会派发青包给晚辈。

“开斋节是我们向亲友请求原谅(Maaf zahir dan batin)的大日子,祈求他们原谅我们在过去一年来所犯下的无心伤害。”

尊重差异包容多元

尽管父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华巫家庭,但他们以爱包容了彼此的文化差异,令孩子们自幼在融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。

黄爸爸爱喊苏珊娜的小名——娜娜,所以她的中文名也称为黄娜娜。

苏珊娜笑言,尽管华巫的生活和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,但全家人和亲友向来没有所谓的宗教或种族不适,一直都是和乐融融。

“我们家中也没有所谓的文化差异,日子就与一般家庭无异。只是,姐弟妹与爸爸以华语交谈,与母亲以马来语交谈,但这没有任何不妥。”

来自华人新村的父亲,行为举止还是保存着华裔方式,在迎娶母亲后就改教信奉伊斯兰教。 母亲则是在传统的马来家庭中长大,彼此都有各自的饮食和生活方式。

“老实说,把俩个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放在一起,难免会因背景不一,不了解对方的行为模式而产生磨擦,更何况父母的种族也不同,更有所差别。

不过,她直言父母因为彼此相爱,因此愿意去包容及迁就对方的文化差异,至今结婚数十年仍相敬如宾。

苏珊娜与手足自小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。

苏珊娜笑言,自己的家庭就如一个社会的缩影,人与人之间各有所差异,尽管无法全面了解,但却愿意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,包容文化与习俗之间的差异。

“在社会上也是如此,我可能不太懂得你的生活背景,但只要大家互相尊重和包容,各友族和宗教人士也可以和谐生活。我与各族朋友都能和平相处,这种感觉很好。”

因为疫情在首都只身度过两年简单的开斋节后,苏珊娜今年的开斋节将返回东马家乡与家人共庆,令她心中期待莫名,也希望全国人民有个美好的开斋节假期。

佳节串门子乐淘淘

苏珊娜母亲位于沙巴的老家,周围邻居都是舅舅和阿姨家,家家户户在开斋节期间都大开门户,彼此忙着到处串门子,好不热闹!

苏珊娜(中)感受华人新年气氛。

苏珊娜说,母亲在每逢开斋节都会烹调拿手的牛肉汤,阿姨们也会拿手好菜,大家大快朵颐一番,孩子们晚上忙着玩烟花爆竹,点上油灯,非常热闹。

“整个Syawal月份都是开斋节,传统上是庆祝一个月,但现代人因为工作及念书需求,所以首一、两个星期较为大事庆祝,气氛热闹一点。”

身为独中生的苏珊娜也是班上唯一的穆斯林,因此同学们每年趁开斋节到家中拜访,了解马来人过节的风俗特色。

苏珊娜的母亲家族出现多对异族通婚的夫妻,其大姨也与华裔通婚,一些亲友则与土著或菲律宾血统的人士通婚,整个家族充斥着不同的文化背景,但彼此都能和睦融洽的共同生活在社区内。

“父亲当年只身到沙巴经商认识了母亲,两人之后在沙巴成家定居。爸爸婚后也一直与西马亲友保持密切联系,全家人从小到大都会在农历新年返回霹雳过春节。”


Pengarang :